赵锡军谈金融监管改革:有人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近日,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就金融监管改革问题接受金融界网站记者采访。他表示,金融监管改革应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对于金融监管改革究竟采取哪一种组织形式,赵锡军认为,组织形式与尽管内容有关系,但要把这些跨行业、跨市场、综合性的业务和机构管理好,什么样的形式和架构并不重要;有人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为采访全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金融界网站采访时表示,我国金融市场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的发展和变化一直很迅速,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加上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市场出现了飞速变化。
而相对应的金融监管,即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系,则是在1992年召开第一次金融工作会议时定下来,当时按照行业类别分别成立了中国证监会、保监会以及银监会。
为什么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赵锡军表示,这跟1992年以前金融业发展状态有关:那时候金融市场市场刚刚开始发展,所有行业都混在一起,特别是证券行业和银行行业没有划分清楚,带来了很大问题,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和隐患。这就促使我国在1992年确立实施分业监管的架构。
赵锡军表示,分业监管符合当时发展的要求,也能够提升管理能力,管理好专业的市场和机构。但他同时指出,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变化,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已经很难适应金融发展的现状。
赵锡军指出,金融行业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金融产品、机构本身以及技术等方面。
从产品方面来看,新的金融行业、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跨行业交叉产品、服务以及需求,同时越来越多的机构提供的产品正在超越本行业监管范围。比如理财产品,信托公司可以做,证券公司可以做,银行可以做,保险公司也可以做。
其次,有些金融机构开展其它业务领域的股权投资,成为持有金融牌照越来越多的控股金融机构,这是机构本身在发生变化。
还有就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不做金融业务的机构开始涉足金融业务,比如,第三方支付。我国已经发了100多张第三方支付的拍照,这些原来都是金融公司或者银行做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互联网公司。除了第三方支付,这些互联网公司还开始涉及资金业务,比如P2P、众筹、网上理财,甚至更多的互联网金融的业务。
赵锡军表示,以上这些情况都是在形成现有的监管思路和监管格局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这就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如果我们不能够来应对这些挑战,不能提升和改善监管,就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监管空白,重复监管、交叉监管,监管资源浪费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风险出现,我们就很难做安排。比如说,2015年股市震荡带来的影响,不仅是证券行业的事情,还涉及理财、信托等,这就意味着当下的分业监管已经不足以应对一些风险了。”赵锡军指出。
那么,金融监管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呢?赵锡军表示,金融监管的职责是管理风险的,这个职责由各个金融机构、行业以及监管层这三块来承担。因此体系的安排应该是从金融机构到金融行业、金融市场,再到整个国家层面的综合性安排。
他表示,从金融机构来讲,要求金融机构要符合监管要求,这是机构监管、微观监管,具体包括准入、资本金、风险防控体系等。机构监管需要一行三会制定监管要求和标准,督促完成。
在此之上,还应该建立相对宏观的金融市场管理。赵锡军表示,从我们国家现在的市场来看,存在各种不同的金融市场,比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流动性市场、外汇市场、其它市场等,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主导部门和参与主体,这就出现了对于参与某一市场的跨行业机构怎么来管理的问题。这是对监管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除了市场以外,对于跨市场、跨行业、综合性控股金融机构的管理,是对监管提出的另外一个新要求。这些是属于创新业务、综合性业务、综合性机构的管理,以及对宏观层面有重大影响的机构和事务的管理,目前这个方面的管理也未明确制定由哪家来做。
“去年6月的股灾,从证券牵涉到配资,又牵涉到信托,这种跨行业的资金往来怎么监管?这不是单个的金融机构能管理的,这属于系统性、宏观层面风险,就要有新的风险应对机制,并要求对现有监管进行进一步改革。”赵锡军表示。
而对于金融监管改革究竟采取哪一种组织形式,赵锡军表示,组织形式与尽管内容有关系,但要把这些跨行业、跨市场、综合性的业务和机构管理好,什么样的形式和架构并不重要;有人去做,才是最重要的。